編者按
  《尋找最可愛鄉村教師》專欄又跟讀者見面了。去年下半年,這一專欄推介了20位鄉村教師典型,引起較大的反響。其後,還結集正式出版。從今天起,我們將繼續推出一批可愛可敬的鄉村教師,講述他們的故事,展示他們的風采。
  人民教師是一個神聖的光榮稱號。特別是那些身處偏遠鄉村的教師,長期以來為基層教育事業默默無聞地奉獻,教書育人,充分體現了高尚的品格,值得我們尊敬與謳歌。在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,這些鄉村教師為人師表,傳承真善美,將給我們更多的教育與啟迪。
  本報記者 陳惠芳 餘蓉
  通訊員 金則儀 李遠國 段萬毛
  在桑植與慈利交界處,在野貓界與易家界之間,在遙遠的大山峽谷中,有一個教學點。
  這個教學點上,只有一名教師、7名學生。學生很小,二年級學生兩名,其他5名都是學前班的。
  這位教師叫譚本初。他在這個點上,蹲守了整整40年。而且,他是一位殘疾人。
  桑植縣是我省最偏遠的縣之一,而西蓮鄉是桑植最偏遠的鄉,雙龍村又是西蓮鄉最偏遠的村。
  尋訪這樣一位偏遠村小的教師,很費工夫。6月5日,記者搭乘當地人稱為“皮卡”的農用車,前往雙龍村小。近20公里山路,坑坑窪窪,彎道又多,有些驚險。幸虧天晴。如果下雨,就只有走路了,要三四個小時。
  西蓮學校校長江明清說:“2月份剛剛開學,譚老師中午帶孩子玩耍,不慎左腳骨折,還沒有好利索,他又上課去了。他就是這樣一個負責任、不怕苦的人。”
  “皮卡”停在了一棟破舊的平房前。這就是雙龍村小。譚本初一瘸一瘸地走了過來。他的左手,沒有一根手指,生下來就是這樣。
  7名小孩子正趴在課桌上睡午覺。“1+7”等於什麼?這在偏遠的村小,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學題。
  譚本初從1975年7月中學畢業,就在這裡默默無聞地當了40年教師。一批一批的學生飛出了大山,飛向了廣闊的天地。他的青春,融化在這片厚重的綠色之中。
  譚本初跟很多鄉村教師一樣,剛開始是民辦教師,生產隊記工分,直到1996年才“轉正”。
  “我愛好這份工作。把學校當成家,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。”譚本初說,“教了幾十年書,很多村幹部都是我的學生。村裡有什麼事,都找我當參謀呢。”
  一個人的學校,責任心更重。7個學生都是“走讀”,中午在學校吃飯。譚本初說,有一個好鄰居,省了不少事。中午,譚本初就借陳吉貴、鄭仙敦夫婦家的鍋竈煮飯炒菜,做給學生吃。雙龍這地方,溪溝多。一下大雨,他就在溪溝邊等著,背了這個孩子,又背那個孩子。
  清寂的譚本初看不出一絲悲苦,倒很知足、很樂觀:“先天殘疾,沒有什麼。我照樣生活得有滋有味。”
  午睡的孩子醒來了。譚本初帶著幾個孩子,在不大的草坪里玩游戲,跳繩。他還在教室里彈琴,孩子們唱著《學習雷鋒好榜樣》。
  譚本初就是榜樣。快要到退休年齡的他說:“首先要有一顆童心。”這顆童心純凈得像山風。
  借問學校何處有?學童遙指雙龍村。且不說從長沙到桑植有多遠,光桑植縣城到西蓮鄉,就要翻越10多座大山。100多公里,坡坡嶺嶺,起碼要走3個小時。
  夜幕降臨,記者決定留宿西蓮。遠處的遠處,那個點隱藏在大山深處。那裡有一個58歲的普通教師。  (原標題:學童遙指雙龍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u67rult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