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自2011年成為第21個“中國長壽之鄉”以來,江蘇如東縣就對養老話題充滿著複雜的感情:一方面,長壽的長者為這個濱海縣城帶來了榮譽和關註,另一方面,兩倍於全國的老齡化程度,也讓如東感受到了沉重壓力。
  作為曾經的計劃生育“紅旗縣”,如東人口數量已連續17年負增長。當老人數量越來越多時,當地探索試行“小老人”幫扶“老老人”政策,六七十歲的老人志願為八九十歲的老人服務、養老。記者 冀強 發自江蘇南通
  A最“老”縣城的“內傷”
  今年5月份,江蘇如東縣公佈了2014年度經濟與社會發展應用研究立項課題名錄,縣發改委牽頭立項的“積極應對我縣人口老齡化,加快我縣養老產業發展的政策研究”項目,在公示的重點課題名錄內。
  如此規模和規格的重視老齡化和養老問題,皆因當地正在為“老”所困。
  如東縣是全國計劃生育“紅旗縣”,目前如東戶籍人口約104萬,但已連續17年負增長。當地計生委副主任顧溯溯說,如東從1997年就開始人口負增長,三次普查數據分別為111.6萬、108.5萬和99.6萬人,人口規模不斷縮小。
  2011年3月,時任如東縣縣委書記周鐵根也在一次訪談中表示,作為全國計劃生育的一面旗幟,如東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計劃生育,“我們和周邊的縣相比較,大概少生了40萬人。”
  比人口縮減更讓如東著急的,是老人數量的不斷增加。據如東縣民政局統計,截至2012年底,如東縣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27.57%,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19.6%,兩項指標都遠遠超過國家平均水平。
  如東縣人口計生委在一篇工作稿件中介紹,同全國相比,如東縣老齡化程度是同期全國老齡化程度的兩倍。“我縣已經提前40年的時間進入了加速老齡化階段。”如東也成為目前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縣城之一。
  如今從錶面上看,如東與其他周邊地區並無太大差異,但嚴重的老齡化水平,卻給當地社會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產生深刻的“內傷”影響。
  據如東縣民政局副局長崔紅霞介紹,去年如東尊老金髮放達2800餘萬元,除100周歲及以上老人外,尊老金全部由地方負擔。她告訴記者,近年來當地不斷提高尊老金髮放標準,以月人均增加20元預算,如東80周歲以上老人有45663人,全縣需增加財力支出一千萬餘元。崔紅霞告訴記者,由於人口老齡化進程快於經濟發展水平,使得社會對人口老齡化的承受能力較弱,而社會救助、社會福利涉及的範圍更廣、標準更高,給縣財政帶來更大的壓力。
  B一個和七個
  2011年11月,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如東縣“中國長壽之鄉”稱號,如東成為中國長壽大家庭中的第21名成員。
  作為長壽之鄉和老齡化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,如東的年輕人們開始感受到嚴峻的養老形勢: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,未來可能需要承擔父母、爺爺奶奶、姥姥姥爺的養老義務,形成“倒金字塔”式隱形養老壓力。
  在如東縣星光居委會,四世同堂的家庭並不在少數,47歲的劉愛國便是其中一家。除了自己年屆七旬的父母,劉愛國還有九十多歲的爺爺奶奶。
  與上有多名老人相比,劉愛國家中只有一名獨子劉心雨。20歲的劉心雨去年考上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,還沒有什麼生活壓力,因為他父母正當壯年,各有不錯的工作,生活也算寬裕。雖然所有長輩將來未必全靠心雨養老,但從常人看來,僅這一家庭結構,便有足夠的壓力,因為他是家裡的獨苗。
  “長輩身體好,是我們的福分。”劉愛國說,他這一輩,從沒想過要把父母送到敬老院,“但下一輩,就不敢奢望了,因為孩子的壓力太大,最起碼要面對4個老人。”
  一張家庭合影中,除了站在前排的劉心雨外,其背後除了年屆五旬的父母,還有已經老去的爺爺奶奶、曾祖父、曾祖母,以及66歲的外公。
  “大不了,到時候把父母接到我那邊去。”劉心雨這樣設想父母老去之後的景象。他說自己很喜歡大家庭的氛圍,暑期在家,眾多長輩簇擁,他依然像個孩子。劉心雨奶奶那輩的兄弟姐妹很多,每到過年,在他家吃飯的人多達二三十號人。但到他這一輩,每家都是獨生子女。“將來談戀愛,對方必須孝順,否則免談。”劉心雨說。
  星光居委會所在地的如東雙甸鎮黨委宣傳委員於鑫告訴本報記者,和劉心雨一樣,自家也是四世同堂。對於未來的養老話題,他笑著坦言,“將來確實有壓力。但能咋辦呢?”
  C銳減的中學數量
  隨著老齡化比重不斷上升,近年來如東不斷撤並學校。記者瞭解到,此前如東還有9所高中,到2010年只剩下7所,目前全縣只剩4所。主要原因,是沒有足夠的生源。
  今年6月份,如東縣教育局下發文件,要求各鎮和相關學校根據中小學調整計劃,做好學校撤並以及停止招生的各項工作。
  記者查閱近年來如東縣中學招生計劃後發現,在2011年,當地應屆初中畢業生尚能突破萬人,當年普通高中招生計劃近5000人。從那年開始,按照《如東縣2010~2015年學校佈局調整規劃》和生源變化情況,如東調整了普通高中招生規模,撤銷學生數過少的小學、初中,生源嚴重不足的學校起始年級將停止招生。
  至2013年,如東縣中考報名人數從兩年前的過萬人銳減至7591人,普通高中當年僅剩下7所,計劃招生3760人。
  而今年5月當地教育局下發的《如東縣中等學校招生工作意見》則顯示,中考報名人數較去年再次下降1500人,只剩6054人。隨著生源銳減,今年如東縣僅剩下4所高中招生。
  據如東縣教育局普教科科長孫維志介紹,今年如東縣豐利中學、岔河中學、雙甸高中3所高中停止高一年級招生,這3所中學逐步過渡為初級中學。接下來,該縣將重點辦好剩餘的4所普通高中。
  孫維志介紹,近年來,全縣初中畢業生每年以1000人左右遞減,普通高中事業規模逐年縮減。根據該縣義務教育階段生源現狀分析,全縣普通高中規模還將持續減小,今後15年內普通高中每年招生人數在2500至3000人之間,在校學生數不足高峰期的50%,現有高中教育資源存有較大的富餘。
  為了更好的整合優化教育資源,提高優質均衡教育水平,縣教育局對全縣普通高中佈局調整為今年豐利中學、岔河中學、雙甸高中3所高中停止高一年級招生,這3所中學逐步過渡為初級中學。孫維志補充說,對被撤並的3所中學負責高中教學的教師,將合理化分流。
  D“小老人”幫助“老老人”
  自去年底,如東縣政協主席陳建華牽頭成立了發展社區養老調研小組,旨在通過調研,分析發展社區養老存在的問題與困難,提出意見和建議,為縣委、縣政府決策提供參考。
  “我們已經感到了擔憂和恐懼,因為老齡化的步伐太快了。”如東縣政協主席陳建華此前受訪時表示,本屆政協已把老齡化問題作為持續重點關註的課題。“當親人老了,我們該怎麼辦?”是他焦慮的問題所在。
  和陳建華一樣,同樣為養老問題焦慮的老人們,已經開始了探索。
  從2007年開始,如東的老幹部群體開始探索“小幫老”的結對幫扶活動,每兩名50—70歲老幹部結對幫扶一名年齡更大的空巢老幹部,為其提供生活幫助和精神慰藉。
  今年6月底,如東縣文明辦、民政局、老幹部局和婦聯等單位聯合下發文件,在全縣試點開展“小老人”結對關愛“老老人”志願服務項目。
  82歲的劉愛琴,是首批試點的受益者。“孩子工作忙,平時回來不多。”獨居的劉愛琴告訴記者,兒子目前在南京工作,自己在農村習慣了,也不願去城市生活。
  考慮到這種情況,目前有五名年齡在50—70歲的“小老人”與劉愛琴結對,每天都會有人前來敲門問候,每周都會前來為她幫忙料理家務,陪她聊天說話。劉愛琴對此非常滿意,她告訴記者,“有的就跟自己親閨女一樣。”
  67歲的楊緝忠,是這批“小老人”的志願者之一。他把這種結對活動視為一種自助養老模式,“都是自願的、也是志願性質的,雖然快七十歲了,我自己也有93歲的父親,但和那些年紀更長的人比,我們還算是年輕人!”
  楊緝忠也坦言,目前自己身體“還可以”,兒女們還沒有太大的養老壓力。他希望將來自己老去時,也會有其他的“小老人”們,志願為自己提供幫助。
  如東縣相關部門表示,目前試點的這種養老模式,可謂結合本縣實際“因地制宜”。試點成功後,預計從明年5月份開始在全縣推行。  (原標題:“長壽之鄉”的“內傷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u67rult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