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找善知識 正確修行的十堂課 第六堂課:尋找善知識 天啊!現在有那麼多的上師,我該跟誰學習? 本堂課告訴我們,為什麼善知識那麼重要,以及如何「嚴選」善知識! 上師 曲英嘉參仁波切  2006年7月14日 ●  騰稿/妙繼、妙曼  ●  密嚴山編輯整理/妙平 世間藝術均有師承,要學會解脫法門,沒有根本上師的教導,是不會成就的。所以說,上師在求法上對我們的幫助,就好像海船上的指南針,讓我們在取寶的時候不會迷失、走錯路。善知識如船頭針、如指路碑,就像指路的碑一樣,可以讓我們走到正確的路。 到底要怎樣修學,才會有成就?經典上記載,沒有人是不依止老師而成就的。 很多人把佛經當電視在看,以為看佛經就會有成就,但那是不可能的。也有人想說,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,來摸索從「十地」到「五道」的成就方式。但要先能見到法身的本性後,這些成就的方式才會有用。  什麼是「十地」、「五道」? 十地、五道,指初發菩提心勤修至成佛之階段層次。 十地:即菩薩十地。 五道:第一、資糧道:頂禮佛法僧三寶、供佛法僧三寶、 房屋買賣布施一切眾生、獻供曼達等等,這些都是資糧道。第二、加行道:所講的加行道就是要打坐。第三、見道:一切的福德資糧圓滿、一切的修行圓滿之後,自然就會開啟我們的智慧,可以親見佛菩薩。第四、修道。第五、無學道。 世界技藝皆有師承,修行也一樣 但有時候,遇到善知識,可以讓我們在一剎那間明心見性,根本不須要去求「見性」這件事。 曲英嘉參上師:要紮實的修行,才能真正的成就。 在台灣傳的教法,一天到晚在談「明心見性」,但有些卻造成所謂的高談闊論,沒有所謂實際修行的話,這點實際上是很不好的。我越來越覺得在台灣,必須要有真的教法。也就是說能夠直接修到一定的咒語,或者是與咒術相應的法,或者是與教法相應,這點很重要,尤其基礎加行。 其實多年來,我本來不認為密宗弟子應該這樣去背功課,因為唸咒語是有壓力的。後來發現,在台灣的弟子如果不按照這個方法來修學,上師的壓力會更大。因為上師若不要求一些功課,上師會無法揀選真正的修行弟子。所以說,只是瞭解「十地五道」的成就方 土地買賣式,而沒有紮實的修行,那樣要成佛是不可能的。 世間藝術均有師承,例如說學繪畫,老師在教我們的時候就會規定功課。可能老師會要求學生畫很多份素描,讓老師看看學生在畫素描的時候的筆觸,他才有辦法知道學生有哪裡不足、要怎麼教。同樣的,要學會解脫法門,沒有根本上師的教導,是不會成就的。也就是說,我們沒有上師教的話,就很難學會對的方法,或者是要多花許多無謂的時間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久在迷中,經過那麼多世的輪迴,從母胎出來到也已經那麼久,都還在浮雲迷霧當中,就好像生出來沒有眼睛一樣,在求法的過程中是個「法盲」。 所以說,上師在求法上對我們的幫助,就好像海船上的指南針,讓我們在取寶的時候不會迷失、走錯路。善知識如船頭針、如指路碑,就像指路的碑一樣,可以讓我們走到正確的路。 在修行路上,要如何選擇我們的善知識? 想要有修行的人,應該找到合適的老師指導和教授。如果說,我們不是聽聞上師的指導和教授,而是從書上所看到、或者是從其他地方所聽聞到的正法,這只能說是見習、而非 酒店兼職真正學習到正法。正法必須直接、當機從自己的金剛上師口中聽聞,這個法才會和我們有關。 不是當機所聽的法,很多跟我們沒有關係。為什麼?因為好像我們在吃飯的時候,去外面買現成的來吃,但我們還是不知道那頓飯是如何作出來的。但直接、當機聽聞金剛上師的法,就好像我們親眼看到大廚在烹煮美食,不但可以吃到好菜,而且還可以學會如何烹煮好菜,這和買現成的差非常的多。 那到底要如何選擇善知識?怎樣知道他才是我們的善知識? 選擇善知識要「觀其功德」 要選擇和知道善知識的方法,就是「觀其功德」。就是說所謂的善知識,一般都是「身、口、意」三門功德俱足,這樣我們就可以隨其修學。所以我們跟著上師、跟著善知識常常學習,就會得到很多無形的收獲。例如說上師常說「感恩」、「感謝慈悲」,我們也跟著上師說「感恩」、「感謝慈悲」,久了之後,我們就有這個「感恩」和「感謝慈悲」的正量。就像把一根爛木頭擺在檀香的旁邊,經過薰染爛木頭也會沾染到檀香的味道。 所以今天大家來道場,就像把木頭移到檀香旁邊接受薰染,經過假以時 酒店經紀日,也會成為善知識。除非木頭枯死,沒有這個機緣受到薰染,或者又被別人移植到他處。所以說凡夫經由薰陶就可以得到善知識,自己也可以成為善知識。 從佛法上來講,只要好好修行,成為善知識是一個必然的條件。可是因為自己沒有佛的正量,講話起來,就常言出是非,嘴巴說慈悲心,心理不慈悲,嘴巴說自己是佛教徒,其實離佛教徒是很遠。 善知識要具足「四攝法」 具四攝法─「布施」、「愛語」、「利行」、「同事」者,就可以依止,而這就最起碼的依止條件。我們跟著善知識學習,要跟什麼樣的善知識一輩子?我們先要瞭解善知識是不是具備四攝法?還有他的傳承等等,這些都必須要要能夠清楚。所以《最勝密法》說:「如灌頂傳承不斷橋者﹙即傳承次第未中斷﹚護戒清淨,三門妄念少,慈悲心重者,可依。」這個意思就是說,從大圓滿、從釋迦牟尼佛的傳承到現在,都沒有不圓滿,都是屬於連線的、連繫的,不會當我們問他的師承所處時,他講的傳承是有中斷的。 關於「四攝法」: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 第一、布施:布施可以讓人安心無憂,給人無限歡喜,又可分 租辦公室為三種:財施、法施和無畏施。因此,布施不只是金錢而已,還可以給人利益、給人快樂,當別人畏懼,給他力量,讓他不害怕;當別人不懂,我說給他聽,讓他明白,這都是布施。 第二、愛語:愛語可以讓人生起信心。說好話,以鼓勵代替責備,使他改過;以柔和安慰語,使他有力量;以慈悲讚歎語,使他有信心;以增進善法語,使他的心境更加的提升。 第三、利行:是幫助他人成就諸事,甚至你身常行善事,口常說善言,心常存善念,這都是利行的表現,也就是現代人講的「服務精神」。 第四、同事:是指以對方熟悉的立場來與他共事、相處,針對別人的需要,設身處地為他設想,以此隨順的善行,會讓人在黑暗裡見到光明,在無助中得到幫助,在徬徨時得到依靠,在苦難時得到救濟。 做到這四攝法,可與人廣結善緣。 因此,事實上,要判斷一個上師是不是很好,真的蠻難的。所以說,要遇到一位具格、真正的善知識,還真的要有福份。所以「依止善知識」,不是說我們用什麼條件去選善知識,而是依我們過去的善業功德,來決定我們會依止的善知識。 積聚善業功德,自會遇到好的善知識 所以當 好房網我們運氣、善業功德不好,我們就會跟著不好的善知識,但我們卻以為那是個很好的善知識。 以密法來說,傳承不斷橋的話,至少最寶貴的一件事情,就是我們不會跟到假上師。一個好的上師、善知識,在修持教法時,要證得大悲空性,不但如此,還以慈悲方便為修行,自己又不要這個名聞利養,以度生的事業為重。這樣的上師、善知識,才可以依止。而一個好的弟子,則必須是「童瓶身」,童子是心無雜染、心無垢穢的;上師必須是什麼?「勤勇尊」!上師必須是真正的在勤行佛的教法,而且具備一切智慧和勇氣的人,他能夠帶領弟子離開生死。弟子跟著這樣的上師修行,終究也會證得「勤勇尊」。一旦證悟「勤勇尊」,那就是金剛薩埵! 所以說,上師加持力大,那弟子也要有一個最起碼的情況,要有無上菩提心。沒有無上菩提心的話,和上師就不會相應。因此,當我們一般在講依止上師、依止佛法,並不代表隨便就可以得到三寶的護持,就是說並不是我們唸唸咒、念念經我們就是佛教徒。為什麼這樣說?因為怕殊勝的密法被誤解,或者被懷疑。事實上密法傳授並不困難,難的是要如何去做。基本上,只要具備真正想要成就無 永慶房屋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,這樣就可以修學了,但在行持的時候,就很困難了。為什麼?因為修行密法要完成一定的加行法、咒語術,一個真正的上師要看弟子是不是按照這個方法去完成它。 末法時期,積聚功德不易 傳統的佛弟子「求過於易,求功難」,特別是現當末法時期,求具足功德更是不容易,因為處處有讓我們覺得安逸的環境,很容易心就閒蕩了起來,就不想要精進修學。看個電視一看三十分鐘,半小時後再看下去又半小時,看下去一天之內唸咒的時間不到三十分鐘,唸完咒後伸伸懶腰靠著休閒椅躺著又十分鐘…在這個時代,偷懶的機會太大了?所以基本上要積累功德是非常困難的,洗個澡的時間都比修行做功課的時間還久,這樣要怎麼積聚功德呢? 所以現代社會中,有太多太多的事,讓我們積聚功德不易。 如果我們現在每天很認真的在修行,就可以淨化我們的下意識所造成的過錯。就像「孟母三遷」的故事,孟母為什麼要遷?原因就是要離開這個被薰陶的惡環境。那我們可以想想,從過去到現在,我們還有多少的意識沒有被淨化?儲存在阿賴耶裡面又有多少?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去上心靈課程?很單純的原因,就是要我們淨化「末那?買屋恁v。當我們淨化「末那識」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抵制「阿賴耶識」當中所產生的果位。 遇到不好的善知識,就像問道於盲 有一些所謂的上師,常常顯現神通,沒有按照一定的方法去教導修學,又沒有慈悲心,不告訴別人應怎麼修,這樣就好像遇到瘋狂的人,告訴我們路該怎麼走,這樣無論如何我們都會走錯路啊!善知識能夠給的是慧命,如果不能夠給我們慧命、不能夠續我們的法根,那就沒有意義了,就要遠離不能夠依止,就不能夠依止這樣的善知識!所以說,如果弟子輕信依止不正確的上師,就好像服毒藥,是很危險的;相反的,如果上師不揀擇弟子,就好像走路的時候在草堆裡面沒有看到蛇,被毒蛇咬一口,這個很危險,所以說弟子犯戒上師也受累。 所以弟子在抉擇上師,上師也要選擇弟子,倘偌上師和弟子之間都能夠具足皈依持戒功德、圓滿持戒、圓滿加行法,就不難成佛。 但是,若有那種上師自己沒有修到一定的功德,就自己說已經不錯了,而且我慢很重,又沒有聞、思、修持的功德,這個是更糟糕的。聞有聞的功德,思有思的功德,修有修的功德;我們會說,如果以聽聞、而且具備智慧的人稱為「聞慧」,以思維而修內部心性修證,是為「思維 關鍵字廣告智慧者」,修持就是「聞」和「思」合在一起,矯正自己的行為修慧功德者。聞、思、修合在一起後,就會發起心、就會有情義而修持,就為幫助一切人證悟而修持;那如果不是這樣的話,就不是善知識。 遇到善知識,要趕快虔誠依止 我們遇到善知識在教法,我們可以觀察善知識的功,然後再他的德,那我們就是一個很好的觀功念恩者。如果說我們並不是那樣的看上師,而去想他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,在那邊思惟了半天,就容易變成把惡放大的人。 如果說遇到善知識,我們就要依止啊!就好像旅行當中沒有人護伴,突然生病了,沒有人照顧我們,那該怎麼辦呢?那我們想想,如果常常住在六道裡面,沒有辦法脫離那怎麼辦?一直當畜生,一直做餓鬼,這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啊!所以善知識就是要讓我們離開這六道輪迴,離開這個三惡道的嘛! 理解善知識之後,我們就虔誠的依止他去修學,然後圓融種種的小大功德。如果我們了解這些都得要做的話,那卻對善知識生輕慢心,那也是不可以的,因此,今天特別講解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。 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禮服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u67rult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